关于base365_365体育官方app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了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
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
——2023年1月4日在base365_365体育官方app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了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
base365_365体育官方app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了财政局局长 耿勇军
各位代表:
受市人民政府委托,向大会报告base365_365体育官方app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了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一、2022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
2022年,面对新冠疫情反弹和经济下行压力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,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郑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统筹推进灾后重建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有力支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。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,运行总体平稳。
(一)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
1.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
2022年,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0亿元,同口径下降3.7%。其中:税收收入完成724.3亿元,同口径下降7.3%,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4.1%。非税收入完成405.7亿元,增长4.1%。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48亿元,下降10.9%。
2.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
预算执行情况。2022年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9.3亿元,下降7.5%。其中:税收收入完成72.3亿元,下降5.6%。非税收入完成137.1亿元,下降8.5%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1.3亿元,下降9.7%。
收支平衡情况。2022年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.3亿元,加上上级补助收入、下级上解收入、上年结转收入、调入资金、债务转贷收入等转移性收入1120.3亿元,收入合计1329.6亿元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1.3亿元,加上上解上级支出、补助下级支出、债务还本支出、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778.3亿元,支出合计1329.6亿元。收支相抵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。
3.城市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
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亿元,下降11.1%;支出完成35亿元,下降26.9%。
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.3亿元,下降2.5%;支出完成51.8亿元,下降29.2%。
郑东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.7亿元,下降0.3%;支出完成75.4亿元,下降37.7%。
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.6亿元,增长3.7%;支出完成107.6亿元,增长24.9%。
(二)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1.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2022年,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21.1亿元,下降41.8%。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60.4亿元,下降22.9%。
2.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预算执行情况。2022年,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71亿元,下降46.4%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0亿元,下降13.9%。
收支平衡情况。2022年,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1亿元,加上上级补助收入、下级上解收入、上年结转收入、债务转贷收入等转移性收入327.8亿元,收入合计698.8亿元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0亿元,加上补助下级支出、调出资金、债务还本支出、结转下年支出等转移性支出578.8亿元,支出合计698.8亿元。收支相抵,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。
(三)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
2022年,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.6亿元,其中超收部分0.6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,其余1亿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。
(四)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预算执行情况。2022年,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21.4亿元,增长0.2%。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81.8亿元,下降5.6%。
年末结余情况。2022年,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21.4亿元,上年累计结余311.5亿元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81.8亿元,当年结余39.6亿元,年末累计结余351.1亿元。
(五)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情况
河南省财政厅核定全市2022年政府债务限额3361.8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688.9亿元,专项债务限额1672.9亿元。市本级政府债务限额1379.3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43.6亿元,专项债务限额435.7亿元;城市新区政府债务限额671.2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58.6亿元,专项债务限额412.6亿元;各区县(市)政府债务限额1311.4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86.8亿元,专项债务限额824.6亿元。
2022年,全市政府债务余额合计2943.4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1363.5亿元,专项债务1579.9亿元。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158.9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756.1亿元,专项债务402.8亿元;城市新区政府债务余额568.3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84.9亿元,专项债务余额383.4亿元;各区县(市)政府债务余额1216.2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422.5亿元,专项债务793.7亿元。全市各级政府债务余额低于省财政厅核定的限额。
2022年,全市共申请发行政府债券847亿元,其中一般债券284.5亿元,专项债券562.5亿元。市本级共申请发行政府债券403.9亿元,其中一般债券160.9亿元,专项债券243亿元。
2022年,全市政府债券还本付息514.5亿元,其中还本424亿元,付息90.5亿元。市本级政府债券还本付息308.6亿元,其中还本271.1亿元,付息37.5亿元。
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,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;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,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。全市各级均按期限落实了偿还计划,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。
上述财政收支和政府债务数据为快报数,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及办理上下级财政年终结算后还会有所变动,结算结果届时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。
二、2022年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及主要财政工作情况
2022年,按照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和审查意见,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,更加注重精准、可持续要求,坚持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,强化财政资源统筹,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(一)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,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
坚持把稳经济、促增长摆在重要位置,全面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及稳经济各项政策,减轻企业负担、提振市场信心,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。加快留抵退税办理,全市留抵退税退库380亿元,其中小微企业退库136.5亿元,占总退库规模的35.9%,做到应退尽退、快退。发行政府专项债券343.3亿元,支持医疗、住房、水利、农林等282个重点项目建设,促进扩投资、稳预期。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、工伤保险费政策,累计减征10.2亿元。制定18项政府采购稳经济促增长专项措施,将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预留份额提高至50%以上,比财政部高出10个百分点,为中小微企业添订单、增动力。多措并举助企纾困。综合运用应急转贷周转资金、“郑科贷”、“外贸贷”等纾解企业资金难题,“郑科贷”授信规模36.5亿元,累计授信66.9亿元,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;投放应急转贷周转金39.2亿元,累计投放109.3亿元,为广大中小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3亿元;“亲清在线”累计开放110个政策线上申报,开辟“免申即享”专区,直接兑付资金2万余笔59亿元;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为31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信贷融资8.6亿元。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.6亿元,完成非税收入退付2亿元,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减免企业房租8017万元,有效减轻市场主体经营成本。大力支持促消费。投入资金7.3亿元,支持开展第三届“醉美·夜郑州”消费季、绿色家电消费季、金秋促消费、元旦春节双节促消费等系列活动,带动消费300多亿元,持续稳定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,有效促进消费市场回暖。
(二)支持推进灾后重建,守牢人民安全防线
统筹发展和安全,做好灾后重建资金保障,筑牢安全底线。市财政累计统筹财政、红十字会、慈善总会非定向捐赠资金115.5亿元,争取上级支持我市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新增专项债限额178.2亿元,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5亿元、亚投行贷款5.19亿欧元,支持学校、医院、水库、河道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。加强救灾资金使用监管,严格落实“点供”调拨制度和资金调度“报账制”,确保灾后重建资金专款专用。足额安排资金,支持全市“1+15+15”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体系和31382防洪防涝规划体系建设,促进全市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。
(三)加强财政资源统筹,支持重点工作推进
围绕“十大战略”行动,优化支出结构,完善财政政策,创新支持方式,支持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稳步推进。
支持创新驱动。全市科技支出90.9亿元。大力支持中原科技城建设、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和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融合发展,落实重大科技专项、科技型企业科技研发补助、高新技术企业奖补等,支持鲲鹏软件小镇、海康威视等重点项目建设及超短超强激光平台、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。支持“智汇郑州”人才工程实施,制定出台《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细则(试行)》,设立100亿元青年创新创业基金,推进人才公寓建设,支持打造人才高地。
支持产业转型升级。强化惠企政策靠前发力,加快涉企资金拨付,市本级累计拨付资金93.5亿元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对新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提高奖补标准,支持汽车产业、铝工业等核心技术攻关及绿色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。完善财政扶持政策,支持智能手机产业发展。支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、上汽发动机项目竣工投产。发挥基金作用,以基金招商的方式引进年产值80亿的氢液化装备研发生产项目。
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。拨付资金6.1亿元,支持新开通洲际货运航线9条,全货机航线达48条,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加快建设,中欧班列(中豫号)顺利开行。争取亚投行贷款1.3亿欧元,支持郑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体系建设。支持跨境电商大会连续六年成功举办,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成功运营。落实省、市支持外经贸发展奖补政策,发挥“外贸贷”和出口退税资金池作用,推动外贸外经稳中提质。
支持城乡融合发展。拨付资金53.8亿元,支持6号线一期、12号线一期等6条地铁线路、郑州航空港站配套工程建设,新增城郊线二期、6号线一期首通段两条初期运营线路,郑州航空站开通运营。拨付资金38.2亿元,支持二七广场隧道工程、彩虹桥工程、渠南路快速通道、S315与省道238乔楼至汜水段新建工程等加快实施,连霍高速新国道107站新建工程顺利完工。拨付资金41.9亿元,打通“断头路”50条,加快供水、热力、燃气管网等市政设施改造更新及生活污水垃圾处理,建设绿地、生态廊道、公园游园,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。拨付资金22.9亿元,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大力发展农业生产,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支持巩义市成功申报2022年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。
支持绿色低碳发展。拨付资金94.1亿元,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、黄河国家博物馆等项目加快建设,城市、森林、湿地、农田、流域生态系统建设持续推进,75.6公里沿黄生态廊道建成开放。支持“双碳”工作推进,大力推广氢能燃料汽车,市区巡游出租车全部实现新能源替代,全力支持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
(四)大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优先保障民生支出,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,增进民生福祉。
社会保障更加健全。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6.3亿元。支持重点群体就业,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.3万人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、稳岗267万人、新增技能人才57.68万人。支持居家社区养老“百千万”温暖工程,开展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工作,支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。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、特困人员救助标准稳步提高,发放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、老年人高龄津贴、残疾人补贴、特殊困难群众救助金共计10.5亿元,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、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列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。
人民教育更加美好。全市教育支出250.1亿元。落实城乡统一、重在农村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,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,支持各区县(市)新增、改善公办幼儿园办学条件。全市公办幼儿园新增76所,市区新建中小学校24所,市属新建“9+1”所高中投入使用。支持“双减”改革扎实推进。支持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加快建设。
健康郑州持续推进。全市卫生与健康支出132.3亿元。拨付资金53.6亿元,支持方舱医院、定点救治医院、便民采样屋、流调人员队伍建设等,新冠疫苗接种覆盖1217.1万人。支持市县一体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县域医共体全部实质性运行。稳步推进base365_365体育官方app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了中心医院创建国家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,郑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运行良好。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。支持推进DIP付费方式改革。
大力开展文化惠民。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传媒支出16.8亿元。落实公共图书馆、美术馆免费开放政策。更新全民健身路径300条,建设智能健身驿站40个,更新、新建社区健身活动中心20个。支持文物保护和文博事业发展,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、第九届“博博会”顺利举办,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,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成功创建。
支持加快住房保障。全市住房保障支出59.1亿元。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及安置房、公租房建设,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。支持老旧小区改造,完成住宅小区加装电梯200多部。设立运作base365_365体育官方app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了房地产纾困专项基金。支持问题楼盘化解,争取保交楼中原银行专项贷款授信额度50.1亿元,重点用于55个保交楼项目复工复产,助力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。
(五)持续深化财政改革,增强发展动能
坚持把改革作为推进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,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完善财政管理制度,激发财政活力,提升保障水平。
完善财政体制。全面落实省财政直管县改革,调整市与区县(市)财政体制,出台《市与区县(市)共同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分担办法》,理清市与区县(市)财政事权和转移支付事项。
加强财政管理。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;制定教育支出均衡性和用款匹配度管理制度,启用教育类项目库管理平台,全面开展教育专项资金全生命周期项目入库评审;制定实施《base365_365体育官方app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了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成本规制办法》,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效益。
提升基金效能。制定《base365_365体育官方app_365体育怎么打不开了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》,壮大基金规模,完善投资运作体系,放宽返投认定标准,成功举办“2022中国(郑州)基金产业投资合作峰会”,项目签约总额近400亿元;加快推进高新区红土创新投资基金、登封嵩岳产业基金等子基金设立,支持区域经济发展。
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。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,完成金融资本投资集团组建。发挥企业市场化投资作用,鼓励引导市级国有企业参与全市重点项目,推动污水净化公司重组上市。
防范财政风险。坚持“三保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,做到“三保”支出精准滴灌,兜紧兜牢“三保”底线。强化政府债务管理,规范开展存量债务化解,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,守牢财政运行风险底线。
各位代表!近五年来,在市委科学决策、坚强领导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、大力支持下,财政部门积极应对风险挑战,主动适应新常态,挺膺担当、主动作为,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、服务民生社会发展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、推进改革创新上取得了较好成绩,财政改革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。
五年来,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988亿元,年均增长0.7%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8468亿元,财政收支连年保持千亿元规模,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增长,财政可持续运行基础更加巩固。
五年来,财政调控能力不断提升。减税退税降费力度空前,减税退税降费累计超1000亿元。政策调控成效明显,财政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十一条措施、支持灾后重建复工复产二十条措施、防汛救灾生活保障救助措施迅速出台,财政性资金竞争性存放、应急转贷、政策性担保、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和财政贴息等财金政策协同发力,有效提振市场信心,促进经济恢复发展。积极争取抗疫特别国债、政府债券、上级转移支付、国际金融组织贷款,大力开展基金招商,吸引带动金融、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和重点产业,有力支持黄河战略核心示范区建设、科技创新、产业转型升级、对外开放、高品质城市建设、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,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五年来,民生保障机制不断完善。全市民生支出累计完成6466亿元,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平均保持在80%左右。教育支出稳步增长,城乡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、中等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保障政策全面落实,支持学前教育、名校托管弱校、“双减”改革等顺利推进,建设人民满意教育。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,推进城乡低保标准“并轨”,全市离退休职工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养老金连年增长。支持疫情防控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、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及紧密型医共体建设,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,守护人民生命健康。支持棚户区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、公租房回购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,落实住房补贴政策。支持文化惠民,发展文化事业,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、春晚郑州分会场等重大文体与赛事活动成功举办,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。
五年来,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。全面落实省财政直管县改革,调整市与区县(市)财政管理体制,推进医疗卫生、科技、教育等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,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。深化预算管理改革,大力实施零基预算,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。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,构建“1+6+N”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,基本建成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,加快理顺我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系,组建国有金融资本投资集团。“亲清在线”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“一卡通”、政府采购、非税征缴电子化改革成效明显,财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财政运行和财政改革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与困难挑战,主要是财政收支紧平衡压力依然较大,财政管理标准化、精准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,预算与绩效管理融合还需进一步深化,等等。对此,我们将高度重视,采取有效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三、2023年预算草案情况
(一)2023年财政经济形势分析
2023年,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,也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,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。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和稳经济政策的持续实施,经济将逐步企稳,收入形势将向好发展,但是,经济全面恢复尚需时间,“三保”、债务还本付息、重点项目建设等各类刚性支出资金需求依然较大,财政运行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。
(二)2023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和预算编制原则
2023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,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以“当好国家队、提升国际化、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”为总目标,以“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,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”为总要求,全面开展“三标”活动,以“四高地、一枢纽、一重地、一中心”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为重点,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要求,保证支出强度,优化支出结构,深化财税改革,深入实施“十大战略”行动,为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
根据上述指导思想,2023年预算编制坚持以下原则:一是筹措财力,保障重点。二是强化管理,硬化约束。三是讲求绩效,提高效益。四是坚持底线,防范风险。
(三)2023年收支预算情况
1.一般公共预算
(1)代编全市一般公共预算
2023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64.3亿元,增长3%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420亿元,下降7.5%。
以上收支计划是预期性的,各开发区、区县(市)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实事求是安排收支目标,待各开发区、区县(市)预算经同级人大批准后,及时汇总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。
(2)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
收入预算安排情况。2023年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15.6亿元,增长3%。其中:税收收入76.6亿元,增长6%;非税收入139亿元,增长1.4%。
支出预算安排情况。2023年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.6亿元,加上返还性收入、上级补助收入、下级上解收入,减去上解上级支出、补助下级支出,2023年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为505亿元。加上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、上年结转收入81.9亿元,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86.9亿元,下降8.3%。
(3)城市新区一般公共预算
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3亿元,增长5%;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0亿元,下降12%。
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3.4亿元,与上年持平;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5.1亿元,与上年持平。
郑东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9.4亿元,增长3.5%;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4亿元,与上年持平。
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72.2亿元,增长5.3%;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3.6亿元,增长18.6%。
2.政府性基金预算
(1)代编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
2023年,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70.2亿元,增长9.4%;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11.5亿元,下降7.1%。
以上收支计划是预期性的,各开发区、区县(市)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实事求是安排收支目标,待各开发区、区县(市)预算经同级人大批准后,及时汇总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。
(2)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
收入预算安排情况。2023年,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83.8亿元,增长30.4%。
支出预算安排情况。2023年,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83.8亿元,加上上级补助收入、下级上解收入,减去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、补助下级支出、调出资金,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63.7亿元,下降0.4%。
3.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
2023年,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亿元,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以收定支原则安排,结余部分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。
4.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
收入预算安排情况。2023年,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50.3亿元,增长9%。主要安排情况是: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.4亿元,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7.3亿元,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(含生育保险)基金收入181.3亿元,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0.2亿元。
支出预算安排情况。2023年,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10.7亿元,增长6.2%。主要安排情况是: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.7亿元,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6.4亿元,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(含生育保险)基金支出147.3亿元,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68.5亿元。
年末结余情况。2023年,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50.3亿元,上年累计结余351.1亿元;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10.7亿元,当年结余39.6亿元,年末累计结余390.7亿元。
四、2023年市本级财政保障重点和主要工作任务
2023年,市财政将围绕“发展要上去、质量要提升”任务,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,以财政部门“四个提升”活动为引领,精准实施财政政策,强化财政管理,深化财政改革,努力实现财政收入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,不断增强对中央、省、市各项决策部署的财力保障。
(一)2023年市本级财政保障重点
1.全力支持科技创新。完善科技奖补政策,优化奖补方式,完善“郑科贷”业务,支持中原科技城、嵩山实验室、城市大脑三期、大数据产业等科技创新重点平台及项目建设;加强对技术创新、人才引进、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,支持“郑州人才”计划和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行动等实施,加快人才公寓建设,优化创新生态。
2.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用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奖补资金等,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,向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发展。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强化产业数字赋能。巩固汽车、铝工业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、主导产业,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。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基金引导撬动作用,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。
3.支持促进对外开放。支持自贸区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,支持机场集团开拓航空市场,提升“四路协同”发展水平。用好“外贸贷”、出口退税资金池,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,促进对外贸易发展。大力开展基金招商,加大产业基金对重大项目发展的支撑作用。
4.加快城乡融合发展。大力支持灾后重建及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,持续推进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,促进城市应急及公共服务能力提升。支持实施城市有机更新,加快城市道路、老旧小区、燃气供水供热污水管网更新改造,推进轨道交通及重点道路建设,高水平建设郑州都市圈。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基层能力建设,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支持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
5.加强生态环境保护。坚持“两山”理念,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和国土空间增绿扩绿,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。支持绿色低碳发展,推进新能源项目、新能源汽车消费及配套设施建设,稳妥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工作,助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6.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办实办好民生实事,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,支持养老和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,扎实做好“一老一小一青壮”工作。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,提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,持续办好学前教育、高中教育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。支持推进城市医联体、县域医共体建设,区域医疗中心建设,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。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能力建设,持续建设“健康郑州”。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,继续落实好文化惠民政策,建设文化惠民工程,推动文化繁荣兴盛。
(二)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
1.提升政策效能。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,支持消费潜力释放,增强市场信心、活力,支持经济快速恢复。积极争取各类转移支付、新增债券、改革试点等,增强财政保障能力。发挥应急转贷周转资金、政府基金、担保贷款、贷款贴息等作用,强化财金联动,服务实体经济发展,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重点产业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。深化财政“放管服”改革,提升“亲清在线”、政府采购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“一卡通”、非税征缴电子化服务效能,推动财政部门、预算单位、市场主体“三端”减负增效。
2.加强财政管理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,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、非急需非刚性支出,集中财力保民生、保重点。充分考虑公共服务状况、支出成本差异、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,加快建立与财政管理制度、流程及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相适应的支出标准体系。紧盯政府专项债可作项目资本金领域扩围等国家政策导向,高质量储备专项债项目,提升债券资金支出进度,助力稳投资。整合基金管理资源,提升基金运作效率,助力招商引资和优质项目引进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整改,加快罚没资产盘活变现,合理调剂现有资源,提升配置效率。
3.保障重点工作。加强财政资金资源统筹,用好一般公共预算、政府性基金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、债券资金、结余结转资金,推进专项资金实质性整合,提升财政保障能力,全力支持灾后重建、科技创新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、高水平对外开放、城乡融合、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工作。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扎实做好就业、社会保障、教育、医疗卫生、住房、文化体育等民生保障,办好省市民生实事,促进民生可持续发展。
4.深化财政改革。完善财政体制,加快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,调动县区稳经济、促发展积极性。加快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,推进教育、环保、自然资源和规划等22个行业领域的核心绩效指标体系建设。推动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提质扩面,力争2023年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范围扩大至所有重点支出项目。加快推进国企改革,推进金融资本投资集团实质性运营。持续支持问题楼盘化解、“保交楼”和安置房建设,促进消除社会风险。做好“三保”保障,加强政府债务管理,守牢财政风险底线。
5.严肃财经纪律。树牢预算法治意识,认真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,规范预算编制、执行、监督。严格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的年度预算,从严控制预算追加。严格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,加强和改进财政预算管理。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预算审查监督,推进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。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,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公开,提升预算管理水平。
各位代表,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、责任重大。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、市政协监督指导下,严格落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,迎难而上、务实创新,扎实做好2023年财政预算各项工作,全力支持“十大战略”行动,为郑州开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、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郑州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